成為注冊用戶,每天轉文章賺錢!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立即注冊
x
有的上市公司會高溢價購買資產,特別在前幾年并購熱潮時更甚。明明一家公司值1000萬,上市公司以5億收購,用的是上市公司的錢,溢價的4.9億被收購方收到現金后,真正的去向可能就成了謎,被收購方和大股東就地分贓也是有可能的。5億在手,承諾股民2000萬利潤有困難嗎?何況最多不過是承諾三年,三年過后呢?
通俗地說,這4.9億在賬面上,就是上市公司的商譽,已經一次性付出,以后要逐年以利潤攤銷。
注意,這里的“商譽”,不是一個虛指的詞匯,是個會計科目。以前這個科目名叫“無形資產”。最近幾年大魚才知道改名叫商譽了。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,為的就是騙人方便。如果一個公司的無形資產達到幾十億,這本質上是個巨大負債,要多少年可以還清?我認為,有的股票如果不重組不被借殼的話,終這一生可能也看不到還清這一天了。
所以股民朋友一定要記住,股票的財務報表里“商譽”科目下余額很大的公司千萬不要碰,大多數有問題。這樣的公司在我大A股相當多,有的非常典型,我不一一點名說了。
也可能有一兩個沒有問題的,那就是像可口可樂那樣的公司。有人說,即使有一天,可口可樂公司失火把所有廠房都燒沒了,用不了幾個月,憑“可口可樂”這四個字就可以在銀行貸到足夠多的款,馬上重建起來。中國有這樣的公司嗎?有,但在上市公司里我還沒發現有幾家值得擁有這么貴重的商譽。
舉個例子。利歐股份于2016年1月12日以每股16.2元的價格定向發行2559.88萬股股份,外加33930萬元現金收購智趣廣告全部股權,由此計算智趣廣告整體估值高達75696.11萬元,這相比該公司被收購前凈資產金額1677.63萬元,溢價了4412.09%。如此高的溢價水平,即便是在目前上市公司不惜血本對外收購的環境下,也顯得鶴立雞群、令人咋舌。
用7個多億收購了1677萬的企業,這樣溢價44倍,有沒有利益輸送之嫌?小散受得了嗎?要知道,現在經過嚴格審核的新股上市時的市盈率才不過23倍。
估計這7個億轉來轉去就去向不明了了。這7個億記在賬上的,就叫商譽。利歐股份的商譽目前有40多億。
商譽廣泛使用于多年前,不過它不是一個獨立科目,是“無形資產”的二級子科目。
后來,現行會計準則認為,“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,不具有可辨認性,不屬于無形資產”,這樣就把商譽拿出來,單獨成為一個獨立科目。
比如說,某公司和可口可樂成立合伙企業,可口可樂進行配方管理,這叫管理和技術投資,可口可樂允許公司使用“可口可樂”這四個字,代價是30億元。這30億元就是以商譽科目記賬的,是要用現金支付給可口可樂公司的。然后逐年用利潤或其他投資沖減商譽,直到商譽減值到0為止,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提前支付然后還債的過程,所以說它是一個企業的巨大包袱即巨大負債。
以利歐股份為例,它以7個多億收購一個1600多萬的企業,這7個億是要一次支付給被收購企業,以后再逐年攤銷的,一直延續到商譽減值為0為止,這個賬才會平。
當然也有的公司收購到比較優秀的資產,它的商譽可以逐年被利潤沖銷,最后壯大上市公司??上股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,多數都是最后成了一筆爛賬。
具體地說,商譽屬于資產類科目。根據財政部發布的《企業會計準則》應用指南(關于會計科目及核算說明),商譽的科目核算方法如下:
一、本科目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取得的商譽價值。
商譽發生減值的,應在本科目設置“減值準備”明細科目進行核算,也可以單獨設置“商譽減值準備”科目進行核算。
二、企業應按企業合并準則確定的商譽價值,借記本科目,貸記有關科目。
資產負債表日,企業根據資產減值準則確定商譽發生減值的,按應減記的金額,借記“資產減值損失”科目,貸記本科目(減值準備)。
三、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,反映企業外購商譽的價值。
上面可以清楚看出,商譽的本質就是用錢買來的一種需要逐筆攤銷還清的負債。這是一個標準的經常被用來進行利益輸送的會計科目,可以用名正言順的名義拿來對付投資者。
我們看掌趣科技,從24塊一路不回頭跌至6塊多,為什么?因為它有56億商譽,而凈資產只有87億。真正機構或理智投資者都知道,它有多么危險。同樣的利歐股份也是一路下跌。
本文最早發表于去年6月份,現在來看文中所舉例子跌幅慘重。繼去年涉及虛增業績和信披不及時,收購來的企業業績不能達標后,利歐股份今年1月31日又發布公告,對業績進行向下修正,理由之一就是“公司數字營銷板塊部分子公司經營業績未達預期,對其投資形成的商譽擬計提減值”。最糟糕的情況下,它還有40多億等著計提減值呢。
現在你明白有些股票為什么跌跌不休了吧?
|
|
5e天資,互聯天下資訊!
5e天資網言論觀點,均為用戶自行發布,如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及時聯系QQ1290940359處理! 分享文章,可以獲得E幣獎勵。 |
|
|
|